新聞稿

從海洋出發 讓南島文化在花蓮匯聚—南島考察團遠征實錄

發佈時間:2023-12-07 / / 最後更新日期:2023-12-07

發佈單位: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

南島語族為世界上分佈面積最廣的語言家族。北始自臺灣,西至馬達加斯加島,東抵復活節島,南到紐西蘭,這片廣闊的區域蘊含一千兩百多種語言,是全球最遼闊的語系區。臺灣是南島語族起源地,花蓮更被視為南島語系故鄉,原住民族社會在南島民族發展脈絡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於是花蓮縣政府積極促成散居各地的南島語系族人回到臺灣,透過交流分享,世代傳承原住民文化。
 

從花蓮出發 南島考察團打造共好共融夥伴關係

聯合國於 2015 年推出「2030 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其中包含 17 項指標,如今已成為公部門及各大企業擘畫永續未來的核心方針。花蓮縣政府今年成立「南島考察團」,縣長徐榛蔚率團於七月份前往紐西蘭與大溪地考察,以海洋文化為交流核心,力促達成SDGs指標第14項「保育海洋生態」、第17項「多元夥伴關係」目標。

國際知名旅遊平台 Booking.com 評選花蓮縣為 2023 年「全球最好客城市」亞洲第一名、世界第二名。這裡擁有深厚的原住民文化底蘊及廣袤的原生自然景觀,花蓮縣充分展現臺灣多元且和諧的社會樣貌。徐榛蔚縣長以「花蓮走向國際,世界走進花蓮」為精神,將臺灣的多元共好價值帶到紐西蘭與大溪地,透過藝術展演、文創手工藝等形式深化交流,促成未來更長遠的合作計畫。

當花蓮部落頭目遇到紐西蘭毛利人

花蓮崇敬海洋文化,如同原住民文化就像源遠流長的水系,一代傳承一代。徐榛蔚縣長率隊「南島考察團」參訪紐西蘭海事博物館,此次行程奠基於「台紐經濟合作協定 ANZTEC」和全球「原住民族經濟貿易合作協議 IPETCA」,花蓮縣政府與跨國航海組織「Te Toki Voyaging 基金會」簽署合作備忘錄,旨在深化海洋教育,共享雙方的造船與航海知識,共同研擬原住民海洋文化的復振進程,更期待能打造海洋主題展覽,將南島海洋文化擴散至大眾,共創兩國的雙贏局面。

參訪團更與毛利國王黑堤亞(King Tūheitia)及漢米爾頓市(Hamilton City)市長夫婦深度交流,活動安排毛利族特色戰舞 Kapa Haka,氣勢滂薄的陣容深刻演繹出南島民族的活力精神;來自花蓮的原住民族亦受邀上台,由壽豐鄉平和部落前頭目胡銀祿引言開場,接著由五位花蓮青年領唱阿美族歌謠,帶領全場觀眾歡跳 2008 年花蓮聯合豐年節大會舞〈鄉之野宴〉(沾醬歌)。

會場中更佈置了特色市集,陳列當地特色手工藝品、服飾、木雕飾品、文創商品及美食,從表演藝術到日常生活中的器物與餐飲,皆能感受到深厚的南島風情。

徐縣長理解文化包容及傳承的重要性,她深感漢米爾頓市有廣大毛利族人口,「在環境與經濟的平衡下,漢米爾頓市對於資產保存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妥善做好文資保存,包容多元族群,讓所有人對城市產生榮耀與歸屬感,這是一座偉大城市的必要政策。
 

在大溪地向浩翰的海洋學習包容與傳承

花蓮縣政府「南島考察團」足跡也抵達了玻里尼西亞法屬大溪地,在這裡面對無垠的海洋,團隊習得謙卑與包容,更與當地機構「法菲特—大溪地航海組織」(Faafaite-Tahiti Voyaging Society)簽訂合作備忘錄,期許深化花蓮與大溪地雙方於造船技術、航海知識的傳承與教育。

「人的身體有 75% 都是水,地球也有75%都是海洋,顯現水是生命的泉源,更是地球連結的臍帶」徐榛蔚縣長有感。臺灣先民曾循著洋流抵達大溪地,當今有賴於法菲特航海組織對於海洋文化及航海傳統的堅持及努力,讓大溪地的後代海洋子民能再順著黑潮洋流返回臺灣,踏上花蓮土地。

千年前,來自花蓮的玉石透過水路抵達海的彼端,促成國際貿易;千年後,「南島考察團」再次順著洋流到達紐西蘭與大溪地,開展出嶄新的文化水系圖譜。花蓮和南島各民族一樣喜歡海洋,並將海洋視為生命的根源,花蓮縣政府將持續探詢文化水脈的源頭故事,建構南島族群多元文化價值,並將這些珍貴資產帶到花蓮,讓花蓮成為南島的故鄉,南島國家必到訪之美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