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2025-09-10 / / 最後更新日期:2025-09-10
正名18年,見證撒奇萊雅族重返榮耀與文化傳承
18歲,象徵著成長與成熟。對撒奇萊雅族而言,更象徵著歷經漫長歲月的文化保存與復振,終於迎來的豐收時刻與身分蛻變。適逢撒奇萊雅族正名18週年,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將於9月11日(星期四)上午9時,在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舉辦《火。後。重返──撒奇萊雅族服飾文化展》開幕記者會,邀請各界共襄盛舉,一同見證撒奇萊雅族在重建文化記憶與服飾美學的珍貴歷程。
花蓮縣原住民行政處長馬呈豪代表縣府將親臨現場,與撒奇萊雅族的頭目、耆老與族人們共同見證這個屬於族群的榮耀時刻,也誠摯邀請各界朋友一同送上祝福、走進展場感受文化的力量。
展覽計畫主持人吳秀梅女士指出,本展以正名18年為背景,聚焦族人在歷史動盪中的堅韌與智慧,如何透過服飾系統與儀式文化,延續族群記憶。透過象徵重生與潔淨的「火神祭」、傳遞族群核心價值的「五色使者」,展覽傳達出撒奇萊雅族「敬天愛地、尊親敬祖」的精神信仰。
文化館門口櫥窗以藝術裝置呈現展覽主題意象,一側描繪撒奇萊雅族於「達固部灣事件」中遭受武力侵犯與火焚家園的歷史創傷,另一側則展現族人在百年壓抑後,為尋回族名與文化所經歷的奮鬥歷程,寓意〈火‧後‧重返〉的深層寓意:歷經劫火,方能重返榮耀。兩側廊道內容展出則涵蓋完整服飾體系,包括頭目、耆老、婦女、青壯年及象徵部落精神的「五色使者」,搭配族語導覽、歷史照片、祭典影像及珍貴手稿文物,全方位立體還原一段曾被塵封百年的族群記憶與文化精粹。
處長馬呈豪(Malay Boya)表示,透過本次展覽,希望讓社會大眾更加認識撒奇萊雅族群的文化脈絡與創新實踐,也期盼為原住民族文化永續注入更多關注與能量。
展覽自9月1日起展出至12月4日,期間每逢假日皆有身著族服的專業導覽員,引領觀眾深入了解展品背後的文化脈絡,打造沉浸式的觀展體驗。同時,展期內亦將舉辦一系列動態文化交流活動,邀請族人耆老與原住民創作歌手現場分享自身的文化故事與創作歷程,讓觀眾不僅是觀看,更能親身感受原民文化的生命力與傳承脈動。
誠摯邀請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攜手支持這段屬於撒奇萊雅族的文化重返與榮耀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