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穿越峰火‧離散重生-噶瑪蘭族加禮宛戰役暨撒奇萊雅族達固部灣戰役140週年」紀念特展

發佈時間:2018-09-27 / / 最後更新日期:2018-09-27

發佈單位: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

「穿越峰火‧離散重生--噶瑪蘭族加禮宛戰役暨撒奇萊雅族達固部灣戰役140週年」紀念特展開幕記者會新聞稿

  花蓮縣政府與財團法人花蓮縣帝瓦伊撒耘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辦理的「穿越峰火‧離散重生-噶瑪蘭族加禮宛戰役暨撒奇萊雅族達固部灣戰役140週年」紀念特展,107年9月15日在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隆重登場。開幕記者會中,由兩族的代表簽署締約續盟再肯認儀式,並且播放兩族爭取正名之歷史過程的紀錄片,提醒族人及社會大眾,不能遺忘原住民族祖先在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戰役及其背後的意涵。
  140年前(西元1878年),奇萊平原(現花蓮市十六股及新城鄉嘉新村一帶)撒奇萊雅族和噶瑪蘭族與清兵爆發嚴重衝突,清兵仰賴優勢火力大敗兩族,史稱「加禮宛戰役/達固部灣戰役」。戰後噶瑪蘭與撒奇萊雅遺族們為了避禍,被迫隠藏自身的身分,透過婚姻與混居等方式融入阿美族之中,因此被高度同化,常常被認為是阿美族支系。在兩族族人們多年積極爭取下,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分別在2002年及2007年先後得到正名。
  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長陳建村在致詞時表示,有鑑於兩族的文化面臨流失的危機,今天這場140週年紀念活動,意義重大,並期藉由此次機會,激發兩族文化及民族意識,並重新結合政府及民間的力量,共同發聲。花蓮縣政府有責任提醒所有原住民族人及整個台灣社會,在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歷史,這是我們共同的集體記憶,它已然進入每一位原住民的血液,進入我們的DNA,我們不應該忘記也不會忘記。
  與會貴賓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院長浦忠成則表示,十分肯定現在年輕族人對於自身文化的重視及復振工作的努力,有利於建立台灣正在發展的多元社會價值,也見證原住民族文化復興的重要歷程。活動中播放噶瑪蘭族、慈濟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潘朝成於2000年拍攝的珍貴紀錄片-Pagalavi除瘟祭,Pagalavi是Metiyu(祭師)專屬的祭祀與醫療行為,透過幾位祭師與族人從祭典前在山林河川的食物採集,以及祭典食物的禁忌等,呈現重要的祭祀儀式。片中紀錄長輩的身影,有多位已不在人世,他們的子孫觀看後泣不成聲,現場氣氛感人,足見原住民族影像紀錄工作是與時間賽跑的重要工作,亦是族群文化延續的管道之一。
  開幕記者會出席的貴賓有噶瑪蘭族族群委員陳忠祥、撒奇萊雅族撒韵.武荖、部落頭目有新社潘春福、立德陳進春、撒固兒徐從、達固部灣撒固兒林金星、總統府原轉會帖喇.尤道委員、立法委員徐榛蔚辦公室主任曾鄭駿洲、鄭天財委員服務處處長陳慶喜、余夏夫議員、笛布斯議員及多位教授、代表等各界人士以及族人約300人共同參與,儀式隆重,令人感動。
  本次展覽結合兩族工藝與當代藝術,以呈現出獨有的文化特色,回顧紀錄片緬懷先人奮勇抗敵的精神,並提醒族人這段無法抹滅的歷史。為闡述該戰役對於原住民歷史文化的影響,主辦單位特地安排9月22、23日於原民館舉辦學術研討會、紀錄片展與專題演講。將邀請東華大學潘繼道、林素珍、政治大學林蒔慧、慈濟大學潘朝成教授等人發表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的相關研究與對談,專題演講則邀請陳耀昌醫師主講〈由Bangas/苦楝花,談台灣感恩日及漢原雙名論〉,內容精彩可期,切勿錯過。相關資訊可查詢花蓮縣台灣原住民族文化館臉書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