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稿
「原鄉野菜音樂市集」從味蕾開始打造的永續花蓮,與民眾一同分享的好滋味
新聞稿
「原鄉野菜音樂市集」從味蕾開始打造的永續花蓮,與民眾一同分享的好滋味
發佈時間:2023-12-17 / / 最後更新日期:2023-12-18
花蓮縣政府於今日(12月17日)接續辦理第二天「原鄉野菜音樂市集」,此次市集活動不僅融合音樂元素,更注入了趣味十足的食農教育內容,為參與鄉親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體驗。
在今日的活動中,除了有兩輪的小農產品限時促銷,亦有表演嘉賓現場演出,第一組是來自花蓮阿美族的芷媛以及太魯閣族與布農族雙族裔的阿隆,芷媛也是從花蓮出發的未來新星,近期參與許多藝人的合音及表演工作,現場帶來兩首自創曲及眾多膾炙人口的好歌曲。第二組是華安樂團,展現了極佳的默契以及控場能力,Cover的歌曲更是跨越不同世代,為不同年齡層聽眾帶來了同樣溫暖的感受。
縣府原住民行政處表示,現場推出許多小農優質商品,例如「那麼多」攤販的阿美族小農潘照美,平常都是自種自足,第一次嘗試參加市集擺攤活動,收穫滿滿亦讚賞有加,期待下次能再次參與。「那麼多」販賣的產品全是有機無毒,而且自清晨現採直送,新鮮、健康雙保證,農產品包括了來自月眉的有機無毒山蘇、吉安的翼豆、地瓜葉等等,還真的是「那麼多」。而貓公部落近年推廣部落遊程,部落文化導覽及傳統工藝體驗,並包含風味餐,運用阿美族的日常野菜及飲食特色入菜,依照季節烹製,讓前來的旅客可以藉此認識阿美族的飲食文化、其中也有糯米釀的製作,所使用食材便是自製的酒麴,屬於貓公部落的酒麴植物,釀造屬於部落的風味。
縣府原住民族行政處督固.撒耘處長(撒奇萊雅族)現場表示,表演者芷媛也是來自水璉部落的同鄉,看到部落族人感到很親切,也很開心看到在地年輕人在音樂產業上的努力付出。音樂是未來花蓮文化發展及培力的重點,也是推廣多元文化、原住民族文化的起點,本次透過音樂結合野菜市集,推廣花蓮在地原住民小農的野菜產品,期許未來在正式啟用花蓮縣原住民文創聚落之後,可以繼續定時定期舉辦相關活動以及人才培力,透過系統性以及訂製化專業課程,提升花蓮原住民音樂的軟實力。
縣府原民處部落經濟科鄧凱倫科長(太魯閣族)表示,原鄉野菜音樂市集辦理的成效卓越,現場看到不只有親子與長輩的客群、也有年輕世代一同參與,可以看出將農特產品、美味佳餚、音樂與文化、食農教育等多項主題共同結合起來,就能打造一個多元交流的平台,讓更多人有興趣參與知識教育型的活動。本次活動符合SDG 2終結饑餓、SDG 4優質教育、SDG 12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及SDG 17夥伴關係,透過推廣食農教育,促進原住民食農教育與經濟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