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最富原味的創作藝術作品,原民館再創打卡拍照新美景

發佈時間:2022-01-06 / / 最後更新日期:2022-01-06

發佈單位: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

    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新增兩座大型的藝術創作,分別由兩位藝術家來自豐濱鄉港口部落工藝師陳勇昌Kolas·Diway及伊祐噶照創作之藝術作品。
    其中大型裝置藝術品之一:「洄游」,是由港口部落工藝師陳勇昌Kolas·Diway以「綠蠵龜」為創作發想,以竹片編織出長8公尺、寬4公尺、高3.5公尺之大型天幕,如海中泅泳的龜。綠蠵龜出沒台灣海域中唯一會上岸產卵的海龜。每年5至10月,母龜洄游至出生地產卵,夜晚爬行至沙灘,用雙鰭扒出沙坑,產下龜卵。破殼而出的稚龜,依恃著本能,追隨著浪濤聲,賣力的游進海浪裡。為了求生,游進海中仍刻不休息繼續奮泳24小時,才能抵達比較安全的海域環境。母龜洄游返抵出生地產卵,幼龜奮力的游進海中,如此鮮明的依恃生物本能的行為,表徵了意志力,展現了追求善的美德。
    洄游作品象徵了當代原住民族年輕世代勇於面對下代化浪潮的意志力,一如奮力游向海裡的幼龜;在大社會中沉潛成熟後,返抵原生部落推動原鄉創生、文化傳承,一如母龜洄游數百公里返回出生地產卵,履行世代傳遞、族群綿延的個體責任。
    第二個作品是「匯集的力量」,作品外部以實木為主體,外表以切剖的木板和木條包裏,內為鋼金捆綁塑型,呈現流動如水的線條。(長9尺、寬9尺、高5.5尺)。是由港口部落伊祐噶照工藝師以其所在的部落之八大年齡階級為發現,對文化延續有著重要角色和責任,是部落的樑柱支撐著未來,伊祐說,原住民族文化館是一個集結族群力量的地方,是文化延續教育的教室,也是對外發聲和族群意識穩固的樑柱,它就像一個家讓旅外回家的孩子,得到力量和養分場域,也是身心得到充電; 放鬆、沉澱,重新出發的力量,對民館就是一個家,是一個安慰心靈讓人得到擁抱和力量的家。
    匯集的力量作品構想,是象徵原民館此地的精神意象,也是休憩之地,佇立於開放的空間視野,整合場域的匯聚能量,展現無窮的在地活力,來訪的民眾,可以感受作品傳達原民館是一處集結族群力量、延續傳統知識、分享文化之美的地方,讓民眾體驗不同的美學經驗,並對花蓮產生更深的情感,在此留下美好的回憶。
    原民處長陳建村表示,原民館前的大草皮,前些日子在整修中,為的是要迎接大型創作藝術作品,陳處長表示目前邀請兩位藝術家創作者,將完成作品放置原民館前供到訪遊客欣賞,希望能透過藝術家創作品,更能認識原住民族藝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