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處公告

原住民族傳統家屋-布農族石板屋在台灣原住民族文化館呈現

發佈時間:2025-01-06 / / 最後更新日期:2025-01-07

發佈單位:藝術文化科

      花蓮縣政府113年「原住民族家屋工藝及裝置藝術創作」-布農族佳心石板屋,新建在花蓮市北興路460號「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縣府原住民行政處表示,透過計畫將布農族石板屋工藝技術採集及記錄,辦理假日工作坊培育工藝技術人才,作為傳承民族教育的基礎,執行過程皆以傳統方式在地採集,實現處處有部落、俯拾即是文化,普及民眾認識不同族群的傳統家屋,使多元文化在社會中扎根,在生活中萌芽。

       計畫由縣府與花蓮縣卓溪鄉TAKBANUAZ布農文化發展協會(Mai-asang佳心舊部落文化景觀管理維護團隊)合作執行,計畫內容為訪查八通關佳心石板屋、開工儀式、上柱儀式、辦理工作坊(採集、搭建及修繕)到最後的完工儀式等,以「永續傳承部落知識及建構原住民族知識系統」為目的,藉由原住民族生態營造的概念,賦權原住民族傳統家屋智慧,在「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呈現。
   
       同時計畫參考佳心石板屋建造,而傳統布農家屋沒有固定形式,在建材上的選擇,都是以就地取材,屋子樣貌也因地形而變。部落族人說,最理想的建屋地點就是母豬生小豬的地方,不易發現也不易崩塌,再來需要試種小米,若順利長成,便等待夢占是否為吉(詢問巫師)即可開墾。

       布農族石板屋,是由一組完整的木結構搭撐而形,四周通常為石塊疊成牆,屋頂的常見材料為板岩、木材、茅草、藤皮、樹皮;屋內常見隔間,為後方中間小米倉,兩邊隔間給長輩;牆上有牆櫃,存放屋裡貴重物品,如山下交易的銀飾、銅鐵塑膠或者是彈藥。   

    前方左右隔好幾間給小孩,因為以前小孩很多,最大的兩位小孩睡靠近門,石牆留有槍孔,可觀望也可置槍,保護整棟家人,而大門不會太高,會使人進來需要低頭保持謙卑;使敵人不易攻打進來,還沒抬頭就被槍斃了。

    前後排中間兩側各有三石灶,上面架著燻架,把肉燻成燻肉可保存一段時間,兩邊石灶一邊煮菜,一邊煮湯;火是家屋的生命,所以永遠不會讓它滅,白天火苗,晚上回到家再添材讓火持續,晚上睡覺腳溫暖,身體也就暖活了。

    屋外建置擋水石板,屋頂可曬榖物,前庭也可曬小米以及宴席祭典,除主屋,旁邊也會有一些附屬建築物,可當工具房、儲藏室、招待室,空間可大可小,沒有主屋那麼神聖,所以不會有小米倉與三石灶。

    房子周遭也會有豬圈雞圈與農地,農地也會在離部落遠一點地方;親友一戶一戶的在旁築建,一棟棟家屋就形成一個部落,以前一個部落等於一個家族。

       結合花蓮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教育單位及在地組織等,營造原住民族文化館成為環境教育場域,讓大眾都能就近親近認識原住民族傳統家屋。縣府原住民行政處說,創作原住民族家屋,可縮短「傳統家屋」的距離及時間,將文化在不同地方展現,搭建一座傳統知識之家屋,使文化館成為市區民族教育友善環境及近距離親近原住民族知識全新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