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2025-11-20 / / 最後更新日期:2025-11-20
花蓮縣政府(5)日於花蓮福容大飯店舉辦「十菜一湯8歌浪 Pakelang」專輯發布會,活動結合音樂演出、傳統「入鍋」儀式與沉浸式VR體驗,開啟一場跨越味覺與聽覺的原民文化新對話。由阿勒飛斯文化藝術團演出,邀集部落長者與在地原民音樂工作者共同參與,現場氣氛熱烈,掌聲不斷。
專輯以「十菜一湯」為核心概念,透過八首歌曲串連專輯視覺與VR影像,回望並保存部落的飲食文化與生活歌謠。發布會以象徵文化延續的「十種野菜入鍋儀式」揭開序幕,由花蓮縣長徐榛蔚、原住民行政處處長馬呈豪(Malay Boya)、六位部落長者及阿勒飛斯代表共同完成下鍋儀式,象徵世代傳承與族群文化的延續。
活動流程豐富多元,開場由阿勒飛斯演唱〈十菜一湯〉及〈早上起來天還嫩〉等代表作品,隨後進行專輯啟動儀式與VR沉浸體驗展示。現場同步播放專輯紀錄片與VR短片,並設置原民風味Buffet與專輯展示區,讓與會嘉賓從視覺、聽覺到味覺三重感官,共同感受原鄉文化之美。
縣長徐榛蔚致詞時表示,〈十菜一湯〉象徵花蓮人的生活智慧與家鄉味道,展現文化在日常中的延續。野菜文化不僅是一種飲食方式,更承載族群的記憶與土地的情感。花蓮作為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就像一條脊帶一樣展現創新與包容的精神。她表示,這張音樂專輯凝聚眾人心血與情感,希望藉由音樂傳遞家的味道與文化溫度,邀請大家共同珍惜、傳承並支持屬於花蓮的文化成果。
計畫主持人暨野菜學校校長吳雪月分享,野菜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她回憶童年時常與家人上山砍柴、下海撿貝,就地取材煮湯、烹菜,這便是最早的「無菜單料理」與「石頭火鍋」。族人在採集野菜時從不連根拔起,總會保留植物再生的機會,那是對土地的尊重,也是生活中自然流露的智慧與勇氣。她期盼「十菜一湯」計畫能讓更多人理解野菜文化的精神,珍惜土地、學習與自然共生的方式。
〈十菜一湯〉收錄了花蓮阿美族、布農族、太魯閣族、噶瑪蘭族、賽德克族及撒奇萊雅族等六大族群八首族語歌曲,由部落長者與族語歌者親自演唱,現場提供50組VR體驗設備,邀請來賓親身沉浸於專輯拍攝的影像世界;同時安排媒體聯訪與原民風味Buffet,促進文化交流與互動,為原民文化注入新世代的聲音與能量。
活動貴賓雲集,縣議員徐子芳、李正文、韓林梅、林玉芬,立法委員傅崐萁服務處主任陳仲敏,吉安鄉長游淑貞、吉安鄉民代表會主席黃金發、秀林鄉民代表會主席駱燕玲、新城鄉公所、秀林鄉公所及笛布斯·顗賚議員服務處代表等皆蒞臨致意。各界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十菜一湯8歌浪 Pakelang」專輯的誕生,為原民文化開啟嶄新的傳唱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