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2025-08-01 / / 最後更新日期:2025-08-06
每年8月1日是臺灣原住民族的重要日子。1994年憲法增修條文將過去的「山胞」正名為「原住民」,除了回復原住民族應有的尊嚴,也彰顯其在歷史上的地位與文化價值。為迎接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日子,花蓮縣政府今(1)日舉辦歡慶儀式,由吉安鄉頭目聯誼會會長、Lidaw(里漏)部落頭目陳進富率領部落勇士,代表全縣原住民族群向社會宣告原住民族日的到來,展現族群團結與文化自信。
活動由南勢阿美族勇士以傳統 Patakus 拉開序幕,透過嘹亮歌聲與矯健舞步,象徵青年勇士的堅毅精神,也為全縣逾百場歲時祭儀揭開序幕。隨後進行信物互贈儀式,展現縣府與原住民族之間的相互尊重與緊密連結。
陳進富頭目以族語及中文雙語致詞,說明原住民族日的深遠意義,並介紹縣府今年特別策劃的系列活動。自8月1日至31日,縣府將於縣府屋頂與圓環前道路以每週輪替方式,輪流展示自113年度起各部落參與部落精神旗幟計畫所設計與製作的186面部落精神旗幟。旗幟設計由各部落頭目與族人共同發想,融合部落歷史、族名、自然環境與文化意象,充分展現花蓮原住民族多元文化底蘊,也體現花蓮作為族群共融城市的精神風貌。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原住民族日不只是全國原住民族的重要節日,也是臺灣社會學習認識、尊重原住民族文化的重要時刻,花蓮縣政府宣布八月為原住民族月,今年結合傳統報信息儀式與部落精神旗幟展示,更加深活動意涵。她感謝陳進富頭目及Lidaw部落勇士帶來充滿力量與祝福的訊息,尤其看到部落青年戴著充滿家人祝福與期待的大羽冠,象徵成長和責任,令人感嘆原住民族在階層或是傳統架構上的嚴謹與完整,才能讓部落持續運作,生生不息。徐縣長也肯定全縣各部落頭目長期投入部落公共事務、支持縣政推動原住民族相關業務的努力。
她指出,本府8月展出的每一面部落精神旗幟,都是族人集體智慧與共識的結晶,透過旗幟設計與討論過程,不僅增進族人對部落歷史的認識,也深化對文化與身分的認同。
花蓮縣目前共有208個原住民族部落、9萬4,374名原住民族人位居全國之冠。花蓮縣政府在原住民族群社會福利、經濟發展、文化傳承、土地與公共建設等業務,將持續與各部落及13鄉鎮市緊密合作,協助文化傳承、凝聚族群意識,讓原住民族文化世代延續、生生不息。
縣府也誠摯邀請全國民眾在「原住民族文化月」八月期間來到花蓮,參與系列活動,親身感受族人對土地與萬物的敬意與感恩,體會原住民族的熱情與文化魅力。
8月份同時將有多項精彩活動陸續登場,如:自即日起至10月於原住民行政處一樓大展示廳舉辦「南島工藝木雕成果展」、8月3日於吉安鄉南宜昌村娜荳蘭部落舉辦Millisin運動會暨傳統競技競賽,展現族人團結與技藝;8月7日至9日舉辦吉安Lidaw部落運動會暨年齡階層文化培力工作坊,推動世代傳承;8月16日、24日及10月4日舉行原住民族音樂人才培訓暨創作大賽,挖掘音樂新秀,培養原民音樂創作者。
此外,還有8月22日「火後重返-撒奇萊雅族服飾文化展」、8月30日太魯閣族文學寫作研習課程、8月30日至31日原住民族產業四季行銷活動,阿勒飛斯「汎札萊花蓮」樂舞免費演出以及原住民族部落大學各部落課程等。縣府期盼透過多元活動,傳承原住民族文化與精神,也邀請民眾共襄盛舉,一同見證與珍惜花蓮原住民族的文化之美。相關活動資訊請上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官網(網址:https://ab.hl.gov.tw/zh-tw/Home/Index)或Facebook粉絲專頁(網址:https://reurl.cc/x3l0j5)查詢。